体育总局声明,贺晓龙自证清白,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。
近日,乒乓球亚洲杯比赛的“畸形”现场持续引发关注,终于吸引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重视。26日,《中国体育报》在体育总局的新闻板块发布了两篇相关报道,紧接着27日,乒羽中心发布官方声明,宣称将与相关部门协作,严厉打击恶意行为,文中还特别提到要对那些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进行打击。
在这场风波中,知名记者贺晓龙成为了焦点。贺晓龙本是足球记者,转型成为乒乓球评论员的时间并不长。他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了六条动态,试图证明自己并非乒羽中心所指的自媒体博主。在他的首条动态中,他向乒羽中心致以“点赞”,并表示如果是中国乒协发布的就会予以差评,这显然是一种“捧高踩低”的表现。
贺晓龙随后发表了一系列毫无证据的揣测,认为刘国梁追求速成,是极端饭圈文化的推波助澜者,并声称应让乒协与刘国梁进行反思,这样的言论令人觉得滑稽可笑。在接下来的动态中,他强调自己不是任何球员的粉丝,而是支持那些曾遭受饭圈霸凌的运动员,如樊振东和王曼昱。这引发了一个问题:当孙颖莎和王楚钦受到霸凌时,他为何不站出来发声?显然,他并非是简单的旁观者。
第三条动态中,贺晓龙点赞了《浙江日报》的标题“金牌不会因饭圈喧哗而褪色”,再次重申自己反对饭圈文化的立场。然而,这与他先前所说的“拒做流量明星的舔狗”形成了矛盾,因为樊振东无疑也属于流量明星的范畴。接下来,他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观点,认为观众和球迷的支持都是积极的,而从未对特定运动员的粉丝群体进行否定,这与他之前对运动员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。
在最后的动态中,贺晓龙将所有存在的问题归咎于乒协和刘国梁,认为他们对外界的批评充耳不闻。他的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调动“民心”,即使再次遭遇禁言七天,他也不以为然。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大V和知名记者,贺晓龙为何要通过付费直播来获取利益?如果他真的只是想表达对樊振东和王曼昱的支持,为何又要收割粉丝的“韭菜”?目前,他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国乒运动员,年入千万,实属可观。
综上所述,贺晓龙的言行让我们对运动员和粉丝之间的关系、以及当下的体育环境进行了深思。作为一名体育评论员,他是否真正为运动员发声,还是在追求个人利益,值得我们关注。人生就是博,体育更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,这既是对运动员的期望,也是对评论员的自我审视。